前往收藏列表

1944年臺灣戰俘營寄英國明信片

上传者: NIKKO发表日期: 2017-02-02
基本资料 主分类: 邮票及明信片 副分类: 明信片(已销戳) 年份: 1944 (西元后) 世纪: 20 (西元后) 原产国: 英国
规格长: 8.9 cm 宽: 14.05 cm
叙述
這張俘虜郵便是被關在臺灣金瓜石一號戰俘營的為英國皇家諾福克第四兵團(4th Royal Norfolk Regiment)士兵 William J. Butters 寄給他太太Phyllis 的明信片。上面還有臺灣俘虜收容所「村井」內容檢查員以及英國7168號信件檢查員的印章。這張明信片上的寄件日期為1944年2月11日,而英國方面用鋼筆註明收件日期為1944年7月3日,表示這張明信片竟然只花了三個月就抵達收件人手中,相較其他延遲動輒一年的信件,這張算是比較幸運的了。

從明信片的格式轉變可以發現這張明信片是專為臺灣戰俘營印製的,上面印有「臺灣俘虜收容所(P.O.W. Camp of Taiwan)」及「日本帝國陸軍(Imperial Nippon Army)」等字樣。相較於之前的「Imperial Japanese Army」字樣,這個稱呼的轉變是否是日本官方認為「Japanese」這字眼不恰當就不得而知。不過這個新版的戰俘明信片也加上了寄件日期的欄位,這點相當特別。畢竟沒有日期的書信對於官方比較好控管,若是該戰俘不小心被「玩死」,沒有日期的信件還可以延後發送用以混淆視聽,讓母國的人抓不準該員的實際生死狀態及時間。由這點來看,日本對於戰俘的管理稍微比較文明一點了。

所有的歷史相關文件及回憶錄都有提到,在太平洋戰爭末期,臺灣戰俘營在管理上的態度有很大的轉變。原本動輒打罵羞辱的日本士兵收斂了許多,而相較於其他地區的戰俘營,臺灣戰俘營的俘虜在後期多了許多給家人書寫信件的自由。由這張明信片就可以看到格式從原本只能勾選的制式選擇題,變成可以用全部大寫的英文寫上簡短的狀況及問候,這對於戰俘的心靈寄託是有很大的幫助。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臺灣寄往英國的戰俘明信片無論印刷或是紙張的品質都非常的差勁,由此可以猜測當時的日軍並沒有什麼多餘的資源提供給戰俘。光從當時英國及日本戰俘書信所使用的紙張來看,就可以知道兩國的資源已經開始有著顯著的差異了。有興趣的朋友不妨閱讀筆者一系列的「戰俘書信」收藏,來瞭解不同時期及不同格式的臺灣戰俘書信。

筆者的一系列戰俘書信收藏,依日期排序如下:
1943年1月25日 - 英國寄日本東京紅十字會轉臺灣戰俘營家書(含臺灣戰俘營簡介)
1943年5月5日 - 英國寄臺灣戰俘營家書
1943年6月7日 - 臺灣戰俘營寄英國明信片
1943年7月11日 - 英國寄臺灣戰俘營明信片
1944年2月11日 - 臺灣戰俘營寄英國明信片
1944年5月12日 - 英國寄臺灣戰俘營明信片
1943年2月20日 - 臺灣戰俘營寄美國明信片(50年代慈善宣傳複製品)
收藏资讯来源: Norwich, United Kingdom 收藏日期: 2016-09-14
留言
(大小: 0 位元)

处理中...

关于 |  条款 |  隐私 |  联络 |  帮助 |  語言:
页面载入时间: 0.00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