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收藏列表

慈禧壽辰小字改值郵票

上傳者: NIKKO發表日期: 2016-07-29
基本資料 主分類: 郵票及明信片 副分類: 郵票(已銷戳) 年份: 1896 (西元後) 世紀: 19 (西元後) 原產國: 中國 發行者: 大清郵政局
敘述
大清郵政開始於1878年的海關試辦郵務時期,在那期間僅有印製「大龍」、「小龍」、「慈熙壽辰」等郵票,由設在上海的海關總署造冊處印製。海關郵政是大清郵政的前身,而不是國家正式郵政,只侷限於通商口岸,不能滿足當時社會通信的需要。1896年3月20日(光緒22年2月7日)清光緒帝批准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興辦郵政」奏摺 ,海關總稅務司赫德被派兼任總郵政司,葛顯禮(H.C. Kopsch,英國人)任郵政總辦,並公佈了《郵政開辦章程》。同年底就正式開辦了「大清郵政官局」,並掛牌「大清郵政津局」來正式營運,而此3月20日也就成了後來中華民國政府制定「郵政紀念日」的由來。

「大清郵政官局」的《郵政開辦章程》章程中關於郵資的規定是:「明信片每張收洋銀1分,封口信每件計重二錢五分、五錢、一兩以下應收洋銀2分、4分、8分,餘此類推。新聞紙華、洋每張應收洋銀1分、2分,貿易冊並刊印各件,計重二兩應收洋銀2分。」,改用銀元為面值幣制,通稱「洋銀」,以代替海關郵政時期的關平銀(紋銀),但因新制郵票趕印不及,所以先將庫存的「慈壽萬壽」郵票,來加蓋暫作洋銀郵票使用。

各地郵局所存慈壽票,經陸續繳回上海後,造冊處一律以5號宋體鉛字活版在票面中央加蓋黑色「暫作洋銀X分」及英文「cent(s)」等字樣。加蓋文字之下端與阿拉伯數字頂端相距3公厘,又數字較以後各次加蓋者為小,故稱「小字改值」。1896年12月20日郵政總辦通傳第4號將最先印就之慈壽加蓋票分發各郵政官局。原定翌年1897年2月2日(農曆元旦)。惟上海郵局因業已接受集郵者之預約,不得不於1897年1月2日(光緒22年11月29日)提前出售,「慈禧壽辰小字改值郵票」因而成為清朝正式開辦國家郵政後的第一套郵票。

在新郵票未印成前,因供不應求,造冊處復將慈壽票原印模再次添印(通稱再版),然後加蓋「暫作洋銀」字樣。由於排版所用阿拉伯數字較前為大,故稱「大字改值」。其中又因為加蓋文字下端與數字頂端間之距離因不同時期造成差異(初期為2.5mm,後期為1.5mm),所以大字改值又分「大字長距」及「大字短距」兩種版本。初版與再版兩種郵票之刷色深淺稍有不同。
關鍵字清朝 郵票
留言
(大小: 0 位元)

處理中...

關於 |  條款 |  隱私 |  聯絡 |  幫助 |  語言:
頁面載入時間: 0.00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