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it The Collection

台灣民主國獨虎票第三版銷大圓戳封

Uploader: NIKKOPublication: 2023-02-19
Basic Information Category: Stamps & Postcards Subcategory: Covers (Cancelled) Year: 1895 CE Century: 19 CE Country of Origin: Taiwan
SpecificationLength: 10 cm Width: 15.5 cm
Description
福爾摩沙共和國(Formosan Republic),史稱台灣民主國,為1895年台灣人拒絕被割讓給日本而宣佈獨立的短暫政權。當時台灣民主國政府在台南安平海關稅務司麥嘉林(C.A. McCallum,英國人)的協助下,曾印製了三套史稱「獨虎票」的郵票。儘管被稱為郵票,不過獨虎票也肩負了為當時經濟拮据的民主國政府籌備軍餉的任務,也就是說當時買獨虎票的用途並不是只有拿來寄信而已,很多人也許是基於收集、紀念或是單純只是想要小額捐款(有沒有被迫就不得而知了),也會買一些獨虎票。這封所謂的獨虎票銷戳封就是在這時空背景下誕生的。

台灣民主國的郵戳大致上分為兩個版本,一大一小。大圓戳通常為黑色,上面有「Formosan Republic.Taiwan」字樣。小圓戳通常為藍色,上面有「Taiwan Republic.Tainan」字樣。雖然關於獨虎票的第一手文獻不多,不過坊間集郵界的共識是小圓戳大部分是用於郵政,大圓戳似乎就只是個支付憑證。由於當時規定從台灣寄出的郵件必須要貼有獨虎票才能夠放行,有些經由民信局運送的郵件,也是先貼有了獨虎票並銷戳之後再行運送,所以很有可能這些銷有大圓戳的郵件上的獨虎票實際上並不是郵資已付的證明而是一種完稅或是受檢證明。這也是為什麼後世集郵家在研究獨虎票的實寄封的時候會遇到許多不解的問題,比如說信封上貼的郵資似乎高得不成比例而且跟目的地的遠近毫無關連。

這張獨虎票銷戳封很明顯地並不是拿來寄信用,可是上面卻有全套的獨虎票並銷有1895年9月26日的大圓戳,所以很有可能是當時的人買來銷戳留作紀念的。這系列的西式銷戳封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糨糊塗得非常大氣,而且是直接在信封上抹成一片再貼上郵票,跟一般先塗在郵票背後再黏上信封的方式不一樣。而且這信封上左邊的郵戳很明顯是在糨糊半乾的情況下就銷戳了,導致左下方有點沾污的感覺,很有可能是大批黏貼郵票好之後再拿出來販售的銷戳封。值得一提的是上面的成套獨虎票實際上包含了兩張第三版跟一張稀有的第二版獨虎票(五十錢),這也證明當時的第二版跟第三版是混用的。不過後人一直要到1924年間才會發現這兩版的差異(第二版的虎尾指向左上角而第三版的虎尾朝上)。不幸的是,由於後來的獨虎票實寄封的價格水漲船高,有些人就自作聰明,把腦筋動到了這些銷戳封上:直接在這些空白的銷戳封上面加上了收件人與地址,讓整個信封像是實寄封一樣。不過這些「後製」的實寄封都有一個很大的特徵,就是上面書寫文字的位置非常詭異,有些甚至會被加蓋上一些不合時宜的戳記,成為此地無銀三百兩。



一般人在寄信的時候,通常是先將收件人及地址寫在信封上之後,再貼上郵票寄出。因此,收件人姓名大多位於信封正中央的位置,有時候因為地址較長的緣故,甚至會佔到整個信封三分之二的版面以上,只留下貼郵票的空間。也因為如此,銷戳的時候,郵戳將不可避免地將會蓋到上面書寫的文字。但是如果是要在已銷戳的信封上添加文字,就不可能將文字寫在郵戳上面,因為當筆跡蓋過郵戳時,「後製」的痕跡就太明顯。當然最簡單的作法就是寫字的時候避開這些郵戳,所以這些「後製」的信封都有一個很大的破綻,就是書寫的文字會刻意避開郵戳。有些仿製郵品甚至拙劣到原本應該平行的字跡,遇到郵戳還會自動轉彎。老實說,筆者拿隻鋼筆,簡單的寫上收件人跟地址,也可以馬上將這銷戳封搖身變成一個看似郵寄過的實寄封(請參見筆者在信封上加上收件人及地址後的圖)。所以一些有心人士會收購這些銷戳封來「加工」成實寄封,但這些畫蛇添足的「實寄封」在市場上的價值反而比單純的銷戳封還低。

Ownership InformationSource: Czech Republic Acquisition Date: 2016-11-21
Comments
(size: 0 bytes)

Processing...

About |  Terms |  Privacy |  Contact |  Help |  語言:
Page loading time: 0.003 second(s)